首页 > 印度佛教旅游 > 印度佛教攻略 > 印度朝圣景点介绍--佛教朝圣攻略

印度朝圣景点介绍--佛教朝圣攻略

印度朝圣,佛教朝圣景点介绍分享给每个师兄,供大家参考阅读,给大家带来帮助,是印度莲花地接社最大初衷.
佛陀出生地-兰比尼(Lumbini)

公元前五六五年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尼泊尔的兰比尼,阿育王在三世纪为纪念佛陀的诞辰立下一根六米高的石柱。在兰比尼的菩提树前有一方水池,又被称为“生命之泉”,传说有佛缘的弟子来到此地,可以从池水中看到自己前世的摸样。

舍卫国(Sravasti)
舍卫国:“舍卫城的神变”,是佛陀对外道显神通的地方。当时随着佛陀的名声逐渐远播,舍卫城一带的婆罗门向波斯匿王请求,要和佛陀在民众面前比赛神通。在当时修行人是否有神通,能否显现奇迹是非常被看中的。波斯匿王在舍卫城和祗园精舍之间,修建了神变处所。佛陀上升于空中,一一的示现许多佛及神的面貌,甚至头上出火,脚下出水,放大光明等,最后坐在莲花中心,变出许许多多的巨莲,每朵巨莲坐着幻化的佛陀,充满了三十二界。连婆罗门信服的跪下来顶礼,并皈依佛陀,后来都得到阿罗汉果。 舍卫城当时有一位富商——须达多(Sudatta),因乐善好施,经常救济孤苦穷人,因此被称为“给孤独长者”,由于做生意经常来往各地,他在竹林精舍拜访佛陀之后,内心十分敬重,决心邀请佛陀到舍卫城来。他看上波斯匿王祇陀王子的芒果林园,可是王子不同意,最后王子说“只要你将园子用黄金铺满,然后用这些来交换……….。”没想到须达多真的用牛车运来黄金,一块块的铺在地上,王子被感动了,同意捐出林园建筑精舍,最后完成了祇园精舍。 祇园精舍是祇陀王子和给孤独园的简称,相对于南方传教中心的竹林精舍,祇园精舍即为喻为北方的传教中心。 佛陀在这里说了许多经典,像金刚经、药师经等等:“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………” 库什那伽(Kushinaga)
佛陀圆寂之地,库什那伽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,80高龄的佛陀自王舍城的灵鹫山出发,经过祗园精舍、那兰陀、巴特那、度过恒河到了外夏离,接着又来到摩罗国的巴瓦村。这时是雨季,可能吃了发霉的食物,到了库什那伽后,佛陀的身体已经十分的衰弱。他对身旁的阿难说:“阿难,请为我敷设床具两株婆罗双树间,其头向北,我神倦,欲偃卧......”。阿难立刻收集吉祥草做床,让佛陀在上面静静的休息。之后,佛陀为身边的人做最后的开示,右肋而卧,两脚相迭,犹如睡眠般进入涅槃。 阿育王时曾立有2根石柱,现已不存。此后该地又沦为摩揭陀国的势力范围。5世纪时,中国晋僧法显来此礼佛,看到“城中人民亦稀矿,止有众僧民户”,说明已经开始凋零。7世纪时,唐僧玄奘来此,描绘当地:“城郭颓毁,邑里萧条,故城砖基,周十余里。居人稀旷,闻巷荒芜。城门东北隅有阿育王修建的佛塔,系工匠准陀之子的住宅,宅中有井,岁月虽淹,水仍清美。城西北阿特多伐底河西岸有娑罗树林,其树皮清白,叶其光润”。有两棵树特别高,为佛陀涅槃处。在大佛殿中,有释迦摩尼佛涅槃睡佛像,面北而卧。旁边有阿育王建的佛塔,塔基虽然倾斜,还有200余尺高。塔前立有石柱,上面镌刻了佛陀寂灭之事,但没有留下镌刻年代。不远处是如来修行时救难众雉的救火塔和救鹿塔。往西是佛陀生前最后一个弟子须跋陀罗寂灭塔和正果处,侧有执金刚辟地塔和佛陀灭后供养塔,以及佛陀姨母摩耶夫人哭佛塔。城北是佛陀焚身之处和弟子大迦叶波的示现双足印处。旁边则是阿育王所建的八王分舍利纪念塔,前有石柱,刻记其事。继玄奘之后来此的是唐僧慧超,慧超记载:“其城荒废,无人住也”。现只有佛陀涅槃塔处还有禅师在打扫。每年八月八日,僧尼道俗从各地赶来,到此聚会供养佛陀。此后渐渐不显。现已发掘出的遗址有卧佛殿、大涅磐塔、安加罗塔和圣者殿等,以及不少佛像,20世纪以来印度政府和各国佛教徒投资修复,新建不少佛寺佛塔,荟萃了各国的佛寺建筑风格。该地已成为世界佛教教徒重要的朝圣之地。
猴王奉蜜地-外夏离(Vaishali)

外夏离:佛陀教授维摩诘经、药师经、楞严经的说法圣地,这里既是佛陀宣示将在三个月后圆寂之地,也是 700贤集的第二次佛经结集会议的地方。
佛陀在39岁左右初次来到吠舍离,日后亦经常在此游化讲学,在这座王城近郊,世尊首次接受了女众出家的地方。第一位请求出家的女众,就是自小抚养佛陀长大的姨母——摩诃菩提夫人,她还带着佛陀的俗家妻子耶输陀罗等数百人,佛陀缘于当时印度环境和僧团制度一直没有答应,最后在此地终于同意妇女受戒出家,在当时不仅打破了种姓制度,也打破了两性界限,是佛教史上重要的里程碑。
 在吠舍离的哥哈尔村附近,有阿育王石柱、阿难舍利塔遗迹及僧院遗迹。是吠舍离最著名的圣地,这是一座占地广阔的遗址,目前只挖掘出部分区域,其他仍埋没在荒烟蔓草之中。
阿育王是虔诚的佛教徒,为了标志佛陀最后一次说法而竖立的。巍然耸立的石柱,顶端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。石柱奇迹般的躲过了战火的摧残,完整的保留至今。
在阿育王石柱旁边,传说有猕猴挖掘、供养佛陀使用的拉马康浴池,传说佛陀说法的讲堂,就在这个池畔。有一只猕猴取走佛陀的钵,爬到树上采集蜂蜜献给佛陀,佛陀接受了供养,这只猕猴高兴的在树间晃荡,不慎失手跌落而死。这只猕猴生前对佛陀的供养,死后因而到达天界。
据说佛陀入灭后,阿难在恒河南北继续传法,一天正离开摩揭陀国准备度过恒河前外夏离,没想到两个国家都希望阿难留在自己的国家,因此引起纷争。最后甚至兵戎相向,战事一触即发,阿难眼看局势紧张,在船上飞身升天,以神通火化身躯,并分为两半,就此入灭,舍利分别掉落两国的领土范围内。两国军队非常伤心,可也只能各带一半阿难的舍利,回国建塔供奉
在附近有一处埋葬佛陀舍利的佛塔遗址,当佛陀火化之后,舍利被当时的八个国家分别取回供奉,这是当时王舍城供奉的地方。现在此地有一个覆钵般的屋顶,保护着佛塔遗迹。 1958年被发掘出一只舍利罐,现保存在巴特那博物馆中,来到这里时天色已近黄昏,在夕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,仿佛佛光再现。

那兰陀佛教大学(Narlanda Temple)
那兰陀佛教大学,那兰陀(Nalanda)的名胜主要是那烂陀寺( Nadanda Temple ),系印度佛教著名寺院,位于巴特那城西北 11.3 千米处。据《大唐西域记》载,当地的森林水池中有名那烂陀的神龙,寺因此得名。据说佛陀曾在此宣法,涅磐后不久,帝日王在此建寺。佛教寺的大众部僧侣曾在此举行了第三次结集活动。大乘佛教学者龙树、无著、提婆、实亲等人也在此修业讲学。学者认为寺当建于 5 世纪左右。先后有六位印度国王参与了建寺工程,使寺的规模日增,有六院、七院或八院之说。最盛时方圆 48 里,南北数十所寺院,常住僧侣 4000 人左右,加上客人等,有万余人在此居住。玄奘描绘该寺:“宝台星列,琼楼岳崎,观竦烟中,殿飞霞上,生凤云于户墉,交日月于轩檐,羯尼花树,珲焕其间,魇没罗林,森疏其处……印度伽蓝数乃千万,壮丽崇高,此为其极。”因此,寺在印度佛教史上据有重要地位,有最高学府之称。寺内藏有丰富的书籍,曾经培养出很多有名的佛教僧人。据载,当时亚洲各国的僧人都来此求学,中国著名僧人玄奘、玄照、义净、智弘、无行、道希、道生、大乘灯和新罗僧慧业等都留学于此。玄奘在寺学习十数载,掌握了佛教大小乘理论,并受戒日王的委托,辨赢了外道,声誉五印。寺内制度严格,凡要来寺参学者,须经辩论后,赢者才可入寺学习,否则“多属而还”。僧人在寺学大小乘佛典,兼学因明、生明、医方、术数等各种知识。那烂陀寺的印度僧人对中国西藏佛教的建设起过重要作用。中兴西藏佛教的印度僧人寂护、莲花生等皆为那兰陀寺僧。当时中国僧人也曾在此建立了汉寺。
王舍城(Rajgir)
王舍城(Rajagri)是释迦牟尼修行的地方,四周是岩山围绕的坚固盆地。从前是摩揭陀国的国都。城壁像中国的万里长城,外壁厚约 5 米,总长 40 千米。 王舍城是非常著名的佛教圣地,距巴特那102千米,菩提伽耶65千米,城坐落于山间,5世纪中国法显到此,看见城已荒废。7世纪唐僧玄奘抵此,描绘城“外郭已坏,无复遗堵。内城虽毁,基址犹峻,周二十余里,面有一门”,“城中无复凡民,唯婆罗门减千家耳”。王舍城早期流行龙神和夜叉崇拜等泛神信仰,以后又流行佛教和耆那教信仰。佛陀在世时,曾长期在此居住。据说他未成佛前,第一次来城,受到频毗婆罗王礼对待,愿将国土分一部分给他。成道后,在此传教说法,富有的商人为他施造了竹林精舍。佛陀圆寂后,信徒根据佛陀生前的行业,建立了众多的佛迹和寺塔。旧城北门外有佛与外道提婆达多斗法塔,东北是舍利佛证果塔,往北是外道胜窟皈佛塔,时缚迦大医为佛建的说法堂和塔。城东74米处是佛陀常住的灵鹫山,上有佛灭后第一次三藏结集的七叶窟、提婆达多欲谋害佛陀之石、佛入定处、弟子阿难入定处、舍利子入定处、如来七日说法堂等。城西是毗布罗由,佛陀生前在山上以温泉洗浴。卑体罗石室为习定比丘修行处,以及比丘证果处等。城北郊是佛陀住所迦兰陀竹园、末生怨王建的佛舍利塔、阿难半身塔、阿难证果塔和迦兰陀池。新城西北有光明长者塔城南门外为佛陀度子罗堠罗塔,城西南有3个小寺院,是接待各国来此礼佛者的住所。近代考古学家曾经来此发掘,找到了竹林精舍、频毗婆罗牢、卑钵罗石室等佛教遗址,但佛教文物出土甚少。一些缅甸、日本等国僧人也在此建造了一些寺院。
竹林精舍(Kalandaka Vonnvana) 古印度佛教等著名寺院。汉语音译“迦兰陀竹园”。据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九载,有一大长这迦兰陀,时称豪贵,以大竹园中建立精舍,请佛居住。精舍在王舍城北门一里余,石头砌成,门向东开。佛陀在世时,经常在此居住,讲说了数部佛经,开化导凡据俗。寂灭后,弟子在此塑造了与佛真身一样大小的佛像。精舍东面有佛舍利塔。佛涅磐后,未生怨王分得舍利,持归后式遵崇建,而修供养。阿育王时,为舍利起塔,供养于内。附近还有迦兰陀池塘。至今,竹基仍然生长茂密。考古人员已经发觉出迦兰陀池塘。另说竹林精舍是频婆毗罗王为佛陀捐施建造的. 摩尼耶·摩达塔(Manlyar Math Stupa)印度古塔。位于王舍城附近山谷。原为一个小土堆,上面有一个小佛龛。后来考古专家对此进行挖掘,发现土堆下面是一座塔。塔中空无一物,外墙有泥塑雕像,有的是佛教像,还有一座五头蛇像,塑像周围堆有一些土罐。专家依据这些遗物,认定原为一座蛇庙。印度史诗《摩诃婆罗多》里曾谈到摩尼蛇是王舍城的保护神,城里有一座摩尼摩兰塔。塔周围还有很多石台,是在不同时期修建的,可能是用于祭神的供桌。现在塔用一个铁皮搭的棚子覆盖着。塔前有日本佛教徒供奉的香炉,炉上面书有汉文“灵山”二字,佛教徒的拳拳法情,于此可以见一斑。 卑钵罗石窟(Pipphataguha)印度佛教遗址。位于王舍城附近的毗布罗山上。据说佛陀在世时,常在食后到石室修习禅定。室后有一洞穴,名阿修罗宫(亦有说为宫前坑穴遗址),亦为比丘习禅之所,但经常出现怪异,时有龙蛇狮子形饰,扰乱人心,打乱了佛门净地。后有一比丘遵如来圣教,降鬼匿迹,使其重新如初。  五百温泉佛教遗址。位于毗布罗山上,毗布罗山是王舍城周围五峰之一。据当地民间传说,山西南悬崖背阴处曾有五百眼温泉,水源来自皙山之南的无热恼池,从地下潜流抵此。泉水清澈,温度适宜。泉口都用石雕像接引,如作狮子白象头。也有用石筒截水断流,泉口下面都砌有石造池塘,吸引了诸方人士,浴后有特殊的疗效。据说佛陀生前也在此沐浴。温泉左右曾有寺院、佛塔等佛迹多所。 7世纪时唐僧玄奘来此看到泉眼只有数十个,有的水热,有的水冷。另一唐朝使节王玄策也来到这里,记有“诸有僧寺多取饮之,以水沐发,终身常净”。王玄策也因以泉水洗头,头发五年仍然润净。现在这里仍有温泉寺一座。  七叶窟(Saptparni Cave)佛教遗址。位于索那山。索那山过去名萨多般那求诃山,为王舍城著名的五峰之一。七叶窟为一座山洞,长 36.57 米,宽 10.36 米,高 3.65 米。因窟前长七叶树,故名。据佛经记载,释迦牟尼佛涅磐后,众弟子为了把佛祖的生前统一起来,于是 500 个弟子坐在窟内结集,大迦叶坐上首,舍利佛位左,优波离等人复诵了佛教三藏,是为最早的佛经形成。佛教史上称第一次结集,它对以后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现窟仍然存在。

灵鹫山(Grkdltakala HDL , Vulture's Peak)

印度古代佛教圣地。距巴特那 102 千米,菩提伽耶 65 千米。据佛经记载,此地为佛陀生前说法和结集佛藏之地。全山拔地而起,层峦叠嶂,正峰峰顶有一岩石矗立,形如鹫鸟之头,故名灵鹫山。释迦牟尼曾经在此地驻留 12 年。中国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都来来过此地。山顶建有寺院,频毗婆罗王时曾修了一条直达山顶的台阶。传说外道提婆达多曾从山顶抛石谋害佛陀,结果将佛足打伤。现此处仍然  有一座古代平台遗址,为释迦牟尼讲经处。山中有很多石头窟,为僧人的住所。佛陀曾为弟子舍利佛和目健连出家前的师父提迦那迦讲说《波利迦诃经》的苏迦罗·迦罗窟也在这一带。由于历史的变迁,现有发掘的很多文物和寺窟还存在着不少争论,一些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。灵鹫山的影响还传到国外。中国民间传说,杭州的飞来峰就是从灵鹫山而来的,并与灵鹫山结为姊妹峰。

成道处-佛陀伽雅(Bodhgaya)
菩提伽耶(Bodh Gaya) 是四大圣地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圣地,位于印度巴特那城南 150 千米处。由寺和塔组成。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此在此修行获得觉悟,故该地被佛教徒尊为朝拜圣地。高耸的菩提伽耶大塔据说是由公元 3 世纪时阿育王所创,塔高约50米,形如金字塔,底部为边长15米的正方形,向上逐渐收缩,顶部呈圆柱形,上立一铜制螺旋形圆顶。塔底一层四角竖有4个与大塔营式相同的小金字塔。大塔东门两旁辟有佛龛,立贴金佛像数座。其余三面为高2米的石栏杆,共 60 根,系公元前5 ~公元2世纪的作品,先藏于各地博物馆,只有复制品放在野外。塔西侧是著名的大菩提树,据说佛陀即在此树下得道成佛,故受到佛教徒敬仰,其枝也曾多次被折,代表佛陀送往世界各地的佛寺供养,繁衍滋生。原树已于1870年被大风刮倒,现在的树据说是原树的“曾孙”。现树下立有红砂石板金刚座,以指示佛陀成道处和表示佛的智慧。围绕大塔还有石塔、牧女善生供养乳粥和释迦牟尼影窟等遗址,以及各国僧侣在此修建的泰国寺、缅甸寺、斯里兰卡寺、日本寺、中国汉式和藏式等不同风格的寺院,展现了各国建筑艺术的风姿,是世界佛教建筑的荟萃之地。菩提伽耶又称“摩诃菩提寺”,曾于 11 世纪时修缮,佛教在印度衰亡后,寺塔曾一度由印度教徒管理。现摩诃菩提寺内供奉贴金佛教数尊,常住喇嘛数十人,一些国内外佛教组织也在此设有分支机构。 1970 年建立的全印比丘僧伽大会总部也设于此。菩提伽耶是现今佛教圣地中保存较完整的遗迹之一。古代中国许多前往印度礼佛的僧人都到此停留,将当时的盛况载之于书,近代又在此发现五方北宋的汉文碑刻,弥为珍贵。现在每年前往圣地礼佛的各国佛教界人士和旅游者络绎不绝,已成为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和著名的宗教名胜,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
初转法轮地-鹿野苑(Sarnath)
鹿野苑(Sarnath,deer park)系佛教遗址,古印度佛教四大圣地之一。距瓦拉纳西城10千米。据佛教《六度集经》等记载,这里过去曾是原始森林,有两野鹿在此生活。国王经常来此猎鹿,残害生灵。菩萨鹿王于心不忍,乃向国王建议,如要食鹿,每天奉上一鹿,不要再涂炭群鹿。一天,轮到一只怀孕的母鹿进献国王,鹿王怜其两条生命,于是自荐而去。此事感动国王,从此不再猎鹿,并将此地辟为鹿苑。另一说法这里是辟子佛住处,常同野鹿栖宿。释迦牟尼即将成道时,辟子佛听说了,率先成佛,故此处名为仙人鹿野苑,亦名仙人论处,仙人住处等。释迦牟尼成佛后,在此为妻弟叔父伯舅等人演说佛法,讲解佛经,佛教徒称此为“初转法轮处”,视为佛教传播地和教团建立处。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崇佛,在此建立了阿育王石柱。5世纪中国晋僧法显来此,看到此地佛法兴盛,建有仙人鹿野苑精舍,初转法轮处,佛为弥勒受记处,医罗钵龙向佛塔和佛教迦蓝等。< 7世纪唐僧玄奘来此,鹿野迦蓝如日中天,成为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。玄奘在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七中说:“(鹿野迦蓝)区界八分,连垣周堵,层轩重阁,丽穷规矩。僧徒一千五百人,并学小乘正良部法。大垣中有精舍,高二百余尺,上以黄金隐起,作庵没罗果。石为基阶,砖作层龛,龛币四周,节级百数,皆有隐起黄金佛像。精舍之中,有龛石佛像,量等如来身,作转法轮势。该地成为亚洲各国佛教徒礼佛圣迹处之一。10 世纪以后印度佛教开始衰微。13世纪时鹿野苑再也不显,完全毁灭,不见任何史籍所载。1851年后,考古学家开始进行发掘。1905年,英国殖民政府才正式拔出掘金费,但进展缓慢。现已发掘出克都寺,主寺,苛罗马特维寺,县麦克塔,谟拉某塔柯寺等遗址多处。发掘出来的重要遗物有阿育王石柱,红砂石菩萨像和众多的佛像,现藏在鹿野苑博物馆内。阿育王石柱的狮子柱头,已被列为印度共和国的国徽图案。1950 年印度政府加快了鹿野苑的发掘工作,随着鹿野苑的不断恢复,世界各国佛教徒来此朝拜佛迹的人日益增多,并先后盖起了中华寺,泰国寺,缅甸寺,日本寺等多座佛寺,昔日的胜景正在慢慢恢复。 县麦克塔(Dhamek Stupa)印度佛塔,位于鹿野苑内,为阿育王时代所建, 4世纪左右芨多王朝时又加以增修,系御简形二层建筑物。据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七中说,塔为弥勒佛受记之处。相传弥勒又称慈氏,为婆罗门子。他礼教三宝,广度众生,在龙华园中的龙华树下得道成佛。弥勒转世之时,正是释迦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之际,释迦佛在此接受了弥勒佛的教化,成为慈化世尊的弟子,后人故在此建塔,纪念该佛。塔为鹿野苑遗迹中最大的一座。总高44米,圆形,用砖砌成,基础是石料。下层直径是28.4米,高13米,八面皆雕刻了各种精致的花纹和人物,鸟兽等图像。塔身有许多佛龛,,现已没有佛像。据说原来供的都是金佛像,后被人掠走。在1026年波罗王朝时,摩晒波罗王还在此提了铭文,现塔已严重毁坏,特别是顶部已经崩坏,东南的的石基已被人搬走,后人用了一些石块填充其内。在附近还发掘到一些佛像,估计可能是原塔佛龛里的摆设。塔东面为五百独觉者涅磐塔和过去的三佛三塔,西面为释迦佛受记塔,往南有过去四佛经行遗迹,高2.1米,用青色石板堆成,上面刻有如来经行像。佛像形态俊异,威严肃然。头顶由机上又伸出根根发梢,“灵像无隐,神鉴有微”。这座塔的后面有阿育王时代所建的僧院遗迹。

牟拉甘陀底寺(Mulagandhakutl Temple)

印度佛教寺院遗址,位于鹿野苑。因系当地最重要的寺院,故又称主寺( Main Shvine ). 可能建于 2~3 世纪,原始建筑为石砌,后重修改为砖结构,仅寺墙就有 3 米厚,大门朝东。 7 世纪唐僧玄奘来此,看见“高二百余尺,上以黄金隐起,作庵没罗果。石为基层,瓦作层龛,翕闭四周,节级百数,皆有隐起黄金佛像的寺庙,就是此寺。现寺早已毁塌,只有遗址尚存。有 4.2 平方米的祭坛,祭坛周围的两根柱子韧存,中间的佛龛已无佛像、,但可以看出是供立佛的位置。有人认为这是当年佛陀曾经生活过的寺院,为鹿野苑主要建筑之一。1931 年斯里兰卡佛教徒达磨波罗在原址重新建起新寺。 新寺依菩提迦耶寺塔式样所造,高 33.5 米。寺前有一长方形走廊会议室,大门朝南,门上挂了一口镀金大钟,主要接待来此朝圣的旅游者和各国僧侣。寺内的图书馆收藏了不少宗教书籍,有迦罗文,僧迦罗文,缅文和汉文等的大藏经,每年都有人来此学习佛教教义,钻研佛理。 中华寺(Chinese Temple)印度的中国佛教寺院,位于恒河岸边的鹿野苑内,东临牟拉甘陀库底寺。1936年(另说1939年)由新加坡华侨李俊承居士出资,一位福建法师负责建造的。寺院建筑基本上采用了中国式的建筑风格,共有二十余间房屋。大殿内供有一尊从缅甸请来的玉佛,四壁绘有壁画。它与其他各国佛教徒建造的不同风格的佛寺荟萃一堂,为佛陀圣地增添了一个景点。 梅杰·基托寺(Major Kittoe Temple)印度古代佛教寺院遗址,位于鹿野苑内,原寺已不存在。1834年开始发掘出遗址,有107米宽,共28间房,寺当时毁于大火。在一间房中曾发现了烧煮过的米饼,另发现了煮过的米饭,还有一口取水井仍然清澈见底。因原寺名已不可考,现寺以发掘人梅杰·基托寺的名字命名。库马拉·德维寺(Kumara Devel Temple)印度佛教遗址,位于鹿野苑内。寺与主寺牟拉甘陀库底寺毗连。根据当地石刻铭文可知,寺为库马拉·德维于1136年所建。库马拉·德维是格劳吉王哥文达詹陀罗的夫人,信仰佛教。铭文说她为不纳税的祗陀国寺比丘施造了这座寺院。1149年左右寺遭毁灭,故存世时间很短。现遗址上只有些残垣断壁,残墙上的石砖块上仍有美丽的花纹。 鹿野苑考古博物馆(Sarnath Archneologlcal Museum)该馆收藏了鹿野苑一带发掘出来的不同年代的石像及雕刻(收藏公元前3世纪 ~ 公元12世纪的作品,尤其是芨多王朝的杰作特别多),最闻名的是阿育王四头雄狮柱顶(Ashonkn Pillar)。柱为青灰色大理石所造,表面打磨蹭亮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七载:“(柱)石含玉润,鉴映映彻,殷勤祈请,影见众像,善恶之相,时有见者。”公元前3世纪由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立,坐落在室利 ·达磨罗吉迦塔之前,表示佛陀成道后,初转法轮处。柱高 15-25米,底部直径0.8米,刻有阿育王铭文。现碎成5段。最下段高5.1米,仍埋在原地以下有2.1米。其余4段散落周围.柱头高约2.03米,四面各刻有狮面,造型优美,是古印度佛教艺术极品,被选作印度国徽图案。 宽利·达磨罗吉浃塔()印度佛塔,位于北方邦萨尔纳特地区。据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七说,塔在鹿野苑精舍西南,为孔雀王朝阿育王建造,用砖砌,直径 13。49米,以后又有过两次修茸,增加了塔周围宽4.88米的道路和1.35米高的围墙,四个大门直开。塔高雄伟,唐僧玄奘来此礼佛时,见塔基倾陷,尚余百尺。前面还有高20多米的阿育王石柱。12世纪后,塔毁坍。1794年当地政府要建吉格特贡吉,来此取走废砖,施工时曾发现一石函,里面又套一青色大理石石函,放有骨灰,工人们按照传统将骨灰倒进恒河。疑此可能是佛舍利。 柯坎地塔(Choukhandi Stupa)印度佛教古塔,位于北方邦萨尔邦特城火车站半英里处,矗立在进入鹿野苑入口处的小山丘上。“柯坎地”是“Choukhandi”的音译,意为“四角之丘”。据考证,可能是佛陀初转法轮时,弟子桥陈如等人迎佛处。释迦佛在此受五位弟子的拜迎问讯,度过安居斋期,后人在此修一佛塔。塔三层方形,用砖块砌筑,高25.6米。1588年阿克巴大帝为纪念其父胡马雍,增建了八角塔顶,并把此事刻记在门前波斯文碑中,故此塔又名为“胡马雍塔”。
尚卡西亚(Sankasya)

现在的地名是Sankisa。佛陀因为母亲摩耶夫人在他出生7天后过世,所以佛陀前往三十三天——忉利天母亲讲述佛法,“大白伞盖陀罗尼经”等等经典,就是在这里说的。
佛陀当时从祗园经舍的香室升到忉利天,在天界的波利质多树下,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为母亲及天人们说法。当佛陀返回人间的时,天神变出三部天梯,(中间的阶梯为黄金、左边为琉璃、右边为白银所造),也就是三道宝阶,就是在尚卡西亚迦尸城菖蒲林伏魔树下降下,这里曾留有一个巨大的梯脚印。之后信徒们在此建造了四面有阶梯的天降佛他。此外,尚卡西亚也曾经挖掘出阿育王时代建造的像石柱。

本文来源:印度旅游-印度佛教频道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yindulianhua.com/india-buddhist/india-buddhist-travel/5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