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印度景点 > 王舍城 > 七叶窟 Saptparni Cave

七叶窟 Saptparni Cave

七叶窟(Saptparni Cave)印度佛教遗址。位于索那山。索那山过去名萨多般那求诃山,为王舍城著名的五峰之一。七叶窟为一座山洞,长36.57米,宽10.36米,高3.65利。因窟前长着七叶树,故名。据佛经记载,释迦牟尼佛涅槃后,众弟子为了把佛祖的生前说法统一起来,这时迦叶尊者登上苏迷卢山,敲响大犍椎,大声说道:“现在王舍城将举行法事,诸位证果的人赶快集合!”迦叶尊者的声音传遍了三千大千世界,获得神通的人们纷纷赶来。迦叶尊者告诉所有的人:“如来涅槃后世界空虚,我们应该编纂佛典以报答佛恩。凡是具有三明,得六神通,学习掌握了佛的教导,义理圆融,言辞通达的人,可以参加编纂,其余的人各自请回。”最后留下了九百九十九人。
这次结集大迦叶坐上首,舍利佛位左,优波高等人复诵了佛教三藏,是为最早的佛经形成。佛教史上称第一次结集,它对以后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现窟仍然存在,有一条路直汕窗前。附近有阿地那特警那教寺院。近年来曾在窟前发现过一尊印度教的维施纽像,这是后人所作,非早期供奉的,反映了当地宗教衍变的历史。
值得说明的,第一次结集,虽有阿难诵经藏,优波离诵律,但只是口口相传,并未形成文字,即便是百余年后的毗舍离结集,也未形成文字,直到阿育王护持下的华氏城第三次结集才有了文字记载。但第一次结集时,为了便于记忆,比丘们以铁制的笔,用巴利语把三藏内容摘要地刻在贝多罗树叶上,放入袋内,作为信奉,这便是所谓的“贝叶经”。